12月8日,東興證券發布農林牧漁行業12月投資策略報告稱,生豬養殖行業產能去化趨勢已經確立,但近期價格反彈帶來的補欄提升和二元高繁母豬占比提升帶來的養殖效率提高,將延后豬價見底的時間,認為豬價有望在2022年Q2-Q3見底。而板塊上漲行情通常會在價格拐點到來的3-6個月之前正式開啟。因此判斷,2022年上半年生豬板塊將正式進入左側布局時間,建議關注兩類企業,優選具備成本優勢、現金流充裕的頭部養殖企業,在豬價二次探底后建議關注產能儲備和估值具備相對優勢的小而美成長標的。
東興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產能去化趨勢確立,周期拐點可期
從供給端看,能繁母豬存欄量已見頂回落。農業部數據顯示,能繁母豬存欄量在2021年6月達到峰值4564萬頭后開始回落,行業產能去化趨勢已經明顯確立,但相比正常保有量仍多出6%,按照目前的調減速度,行業產能有望在2022Q1調整到正常保有量區間內。
疫情疊加大幅擴張 養殖端承壓較大
其一,自繁自養盈利中并未考慮固定資產的折舊,而由于非洲豬瘟疫情的因素,養殖主體投入了大量資金在升級防疫的基礎設施上,導致養殖成本中折舊攤銷增加;
其二,疫情帶來的產能損失,也就是種豬端的死淘損失未納入考慮;其三,本輪周期是頭部企業擴張幅度的最大的周期,規模企業將大量資金投入了新的產能建設,這中間包括其在景氣周期中的盈利以及外部融資。
調減節奏仍有擾動因素
加速去化:在養殖密度逐步恢復之后,疊加今年冷冬天氣,冬春季節可能會出現非洲豬瘟疫情以及其他疫病如仔豬腹瀉高發,帶來產能的加速去化。
去化趨緩:其一,近期豬價出現季節性反彈,截止11月20日,22省市生豬均價17.62元/kg,相比10月份價格低點10.78元/kg上漲63.45%。豬價上漲使得自繁自養和外購仔豬養殖戶重回盈利區間,在明年年中豬價拐點預期漸強下,刺激了部分補欄需求,二元母豬和仔豬價格近期隨豬價回升也呈現觸底回升的趨勢,可能會降低產能的去化速度。
其二,本輪周期產能恢復中存在大量三元低效產能,在產能去化過程中會率先淘汰,而補欄產能則替換為二元高繁母豬,從而帶來行業整體生產效率(PSY、MSY)提升,對應未來生豬出欄數量降幅會低于能繁母豬數量的降幅。